2021年7月21日,艺术家李慈航的个展“虚空史”在中国河北秦皇岛慈恩禅寺正式开幕。该展览以为疫情中的世界公民安魂为主题,刻画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精神困境,用艺术带领人们重思价值,对话历史,为个体发声,作品具有强烈的先锋色彩和人文主义精神。
(李慈航“虚空史”个展)
艺术家李慈航说:“多年来,我不停地解构艺术,解构个体与时代的问题,解构我自己,研究对象从社会边缘人、底层人再到普通人身上,研究普通人的精神困境让我见到了世界的宽度与灵魂的广度,让我从暧昧的价值判断中得救。
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就是在为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写生,我们应该关注人类永恒的精神苦难,关注某一个个体的生长,关注自己内心良知的声音。我说过见艺术是见自己的过程,现在我说,见艺术还是治病的过程,它不只能治一个人的病,也许还能治一个有病的时代。
当代艺术不该是精油按摩式的,艺术必须是思想的武器,必须带给人们真正的思考。”
(李慈航为一千零一个破碎的浮漂播撒香灰,为疫情中的世界公民安魂。)
当人们的心理遭受重创或者处于濒死状态时,就会进入到灵魂出窍的境界,抵达所谓的“虚空之境”——人以分裂的能量在虚空中把握自身与宇宙的动态平衡,这时你的视角不再是人间视角,而是一个清醒的、诚实的、宽容的宇宙视角。归来,再看人间——犹怜草木生。
如果把每个人隐藏的那部分精神世界理解为虚空之境,那么虚空的历史是怎么样的?这是《虚空史》展览向大家提出的问题。
李慈航“虚空史"个展
展览共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是李慈航的综合材料实验艺术作品《万念之巢》——作品由约五千盆荷花组成的“涅槃阵”的图案,灵感根据来源于佛学经典的最后一部经书——《大般涅槃经》。艺术家用五千盆荷花从生长到衰败的过程模拟人生的无常变化,寻求人生的解脱之道。
开幕当天,当地数百名百姓和居士走进《万年之巢》的“涅槃阵”中进行冥想、打坐,这时背景中一只无形的大鸟向天鸣叫,是艺术家在用实验音乐模拟鸟鸣的声音,音乐和人物穿行在作品之中,沉浸式的体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万年之巢》展览现场,局部)
第二板块为综合材料实验艺术作品《失重的权利·安魂曲》。这是一个疫情背景下给世界公民安魂的艺术,作品由一千零一个浸满香灰的浮漂组成,幽蓝色的浮漂相互连接,令人联想到一片从天而降的巨型海浪。展览现场,观众在人造雾和灯光的变幻中走进作品,视觉和声音唤醒观众的“失重”经验,人们随着声音与装置上下沉浮,每一个人是一个振动频率,亲近的频率达到共鸣,随着音乐的起伏,和艺术家一起完成《安魂曲》的“合奏”。
《失重的权利·安魂曲》包含艺术家对社会、政治、宗教、文化、宇宙物理等领域阶段性的观察与反思,表现时代背景下个体的生存困境,艺术家李慈航把对灾难的悲情用一种反浪漫化的处理——记录疫情中众生精神世界中“失重”状态,用独特的艺术结构调动每一个人对“疫情”的个人经验,从而引发每一个人对生命、对世界,以及对个体价值真正的思考。
(李慈航与《失重的权利·安魂曲》)
(《失重的权利·安魂曲》展览现场,局部)
第三板块为李慈航的实验艺术回顾和他与朋友们的影像艺术展。这个板块包含了李慈航近年来创作的部分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舞台实验艺术作品,包括《妈妈,我爱你》、《反物质能量场》、《相认公元2029》等,还有李慈航为观众推荐的优秀青年导演创作的纪录片和实验电影作品。
李慈航在早期的创作中将电影的艺术语言运用到当代艺术实践中,导演了多部实验纪录片和舞台实验艺术,创作媒介涉及影像、装置、行为艺术等,创作主题围绕个体与时代的问题展开。李慈航将自己的生命感悟与时代脉搏相连接,用敏锐的思考和反对媚俗的态度展示时代背景下边缘人群的心灵写照。
多年来,李慈航也一直在推崇和支持更多有才能的导演和艺术家投入到纪录片和实验电影的创作中。因为纪录片的表达法影响了李慈航早期的创作,让他看到了“纪录”这种语言的强大能量,李慈航以“纪录片”式的创作手法采集当代人的精神遗产,用真实可贵的一手资料,结合实验影像艺术的表达法,创作出自己独特的艺术结构和艺术语言,李慈航一直试图用艺术语言落实到处理思想问题上,试图用更新鲜和真实的表达,提供给时代一种新的解析世界的角度,也提供给每个人新的审视自己的角度,在这样后全球化时代分裂的世界格局下,以艺术为凝聚力,让人们进入到对思想有效的探讨中,有尊严地走向我们这个时代和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