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17万,中介费1.8万,20万拿下博士学位;12天修完一学期四个月课程;高比例保证入学,可以寒暑假授课,可以安排名额……据媒体报道,由于韩国高校生源与财政压力并存,近来推出不少“红利政策”,为中国高校的文凭需求者提供“绿色通道”,引发社会质疑。
12天就可以修完的学期课程,如同快消品牌的应季服装,它们华丽地满足了形式的需要,却忽略了内涵的厚重。如此获得文凭的“博士”们披着这种快消式学术的外衣招摇过市,作为自己工作学历要求和职称评定的通行证,可谓荒唐。此情此景,恍如《围城》里买“克莱登”大学学位的方鸿渐穿越而来。
国内博士学位获取难度有目共睹,每年有关博士毕业论文“打假”与博士生“压力山大”的新闻层出不穷,一些高校在职教师赴韩取得廉价博士文凭,无疑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花钱取得的速食式学历,不仅对于提升高校师资力量无益,更是对学术尊严的践踏。学术从来就是勤奋、严谨与全神贯注的代名词,投机取巧只会导致学术失去应有的权威,在社会上沦为笑柄。另外,出国花钱买学历的行为也容易引起人们对于其他国外学历一概而论的质疑,那些真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国外学历的留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也难免不同程度蒙受不白之冤。
如何杜绝出国买学历的“新方鸿渐现象”?就高校而言,对于教师学历相关要求应当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师资力量的建设不应 “唯学历论”,要看重真才实学,同时也要严格海外高校的学历认证,杜绝“水货博士”混入师资队伍。对求学者而言,也要摒弃利益指向与文凭指向的快餐式求学观,对学术心怀敬畏,为学术守护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