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要文 >

90后旅英作者肖凯悦:历时三年,聚焦在英底层华人生存现状

来源:未知 2020-11-22 22:01
伴随着凤姐直播里的那一句“活得不如狗”,这位初代网红在美国的生活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凤姐哭诉着“美国梦其实不好做”,道出了不少海外底层华人尴尬的生存现状。
 
说来也巧,我在豆瓣阅读上无意发现了一本长篇纪实小说《如果你厌倦了伦敦》,讲述的正是英国底层华人的生活。在书的介绍页,这样写着“历时三年追踪采访,五段交织亲情与爱情的人生”。我原以为作者是中年人,带着猎奇开启阅读,却意外发现这位旅英作者肖凯悦是90后。这样的反差感让我很惊喜,就冒昧联系了作者,也就有了这次的采访。我很喜欢凯悦的文笔,温暖细腻中跳跃着的是远超出同龄人的思想厚度。
 


才华是消耗品
 
凯悦从小就在写作上表现出天赋异禀。她有一个严格的妈妈,在她的读书时代会给她报很多兴趣班。第一次意识到写作带来的荣光,记忆里是小学时候上的百人写作班,凯悦糊弄写的文章,竟被点名表扬。她当时对这课不感兴趣,坐在很后面,要一路穿越众人走到台前领奖,因为太过尴尬所以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到了初中,兴趣班变成了辅导班,老师会在她的文章末尾留下“后生可畏”的评语,她却不以为然。
 
真正开始写作,还是因为初中好友的怂恿。中学时代,女生们人人一本稿纸,都在写小说。好友想参加一个作文大赛,提出跟凯悦合作一部短篇小说。友谊至上的凯悦一口答应了下来,没想到自己一腔热血写好之后,好友早把这事忘了。凯悦寻思着写都写好了,就给小说找一个归属吧,于是她在网上投了比赛。这个下意识的举动,改变了她的一生——因为她得了大赛的一等奖,还是去人民大会堂领的奖。当从前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作家给自己颁奖的那一刻,凯悦觉得人生被照亮了。
 
之后凯悦写短篇,参加比赛,每每都会得奖。赢来的奖金让她从小私房钱就很充足。那时候也有商人希望跟凯悦合作,打着“天才少女”的噱头,营销某类成功学。凯悦拒绝了,在她看来,著书立说还是要带着敬畏心。“我现在的作品,完全比不上中学时代的文字有灵气。不过我接受才华就是消耗品,在入世的过程中,你我都难以免俗。”
 


热爱与平衡主义人生
 
很长一段时间,写作在父母和旁人眼里,都是不务正业。在高中,她因为偏科,常常会被老师敲边鼓,“你不会是第二个韩寒。”这些不被理解,在凯悦看来是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功利心太重,“读书能改变人生”洗脑着每个孩子。高分是目的,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去当公务员、银行职员或者教师。在博雅教育缺失的成长过程中,少年没有真正的求知与自我探索的过程。
 
“我们的教育在培养的是同一类人。这样的背景下,你去谈热爱太奢侈了。同龄人甚至是许多长辈,他们没有受过热爱的驱动,是不可能与你共情的。”
 
在凯悦看来,与其去离经叛道,不如先成为自己。她很早就学会了平衡主义,游走于应试教育边缘的她选择参加艺考,本科顺利读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入大学之后的头两年,她也产生过“是否要靠文字为生”的念想。这时候凯悦结识了她的伯乐老师。老师告诉她,既然已经写了这么多年,可不要轻易就放弃了。作者的艺术生命是很漫长的,去真正的体验与感受生活,不用焦躁。
 
大三那年,凯悦拿着一份PPT,向老师申请间隔年。那一年她得以走访四川大凉山、河南艾滋病村、金三角毒品区;她在马来西亚当农民,在菲律宾做志愿者亲历大选……这些经历拓展了凯悦的世界观,她深信传媒的前提是求真,只有亲眼看过、感受过,才知道世界的模样。谈及最深刻的一幕,是她从大凉山离开,大巴邻座是带着小孩的彝族妈妈,妈妈在喂奶,孩子面容脏兮兮,却在喝完奶露出满足的表情。那个神情震撼到了凯悦,她侧身流下了泪水。当她走得越远,见到的越多,她感到悲伤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断层,让年轻的凯悦意识到,有些爱与公益想要实现太难。而她能做到唯有拿起笔,记录下来她的所见所想。
 
回到上海之后,似乎无论是电视台、广播台、报社或是影视制作公司,对于当时的凯悦来说,都没有毕业之后想施展拳脚的欲望。大学老师见状,随口一说,你出国吧。可能是因为老师的一言语,又或者是后来陪着朋友去申请学校,被中介一“忽悠”,凯悦真动了心思。这突然的决定,父母倒很是支持。2014年,凯悦来到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电影研究硕士。“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是挺费神的过程,但不要放弃去和父母沟通。”凯悦如是说。

创作是自我救赎
 
来英国之后,凯悦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奋斗。9月开学,年底她就开始在伦敦的一家报社当实习记者了。那时候她跟报社领导说交通很方便。其实就算搭火车也要两个多小时,如果想省钱坐大巴就更久了。摊上伦敦晚上的活动,凯悦回到家已经是半夜。但是她还要熬夜赶稿,第二天接着去上课。凯悦说,英国硕士只有一年,时间太短了,想要经历更加丰富,吃苦是前提。
 
好在她的努力让她很快就有了拿得出手的成绩,凯悦在英国的第一个独家专访就约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马建。在一个文艺活动上,当她得知参与嘉宾有马建时,她主动上前搭话发出邀约。没想到大作家欣然答应了。为了那次采访,凯悦准备了20个题目一一背下,她在青涩与慌乱中完成了采访,那感觉过瘾极了,就像亲历了一场高考。今年是凯悦来英的第六年,一转眼这些年她采访各界人士早已超过百位。
而创作长篇处女作《如果你厌倦了伦敦》是从2015年开始构思的。那时候凯悦刚搬来伦敦,因为工作刚刚落定,又想自力更生,当时租的房子是只有10平方不到的单间。住进来之后,凯悦意外发现室友是黑户。在跟室友接触了解的过程中,慢慢有了想记录英国底层华人的创作想法。于是,凯悦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她最终选定的五个故事里,有妓女、同性恋、文青等等。这本书原本的名字叫“西潮蚯蚓”,意为:一群接受了西方潮流思想,却见不得光的人。后来为了更通俗,才更名为《如果你厌倦了伦敦》。
 
“我相信每个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都有他的原因。而我只是一个记录者罢了。”凯悦表示,创作于她而言是自我救赎。人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总有不得已、不由衷。而她自洽的方式是拥抱自己所拥有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而采访给了她一个窗口,一次又一次撞见人性,并感受着来自陌生的善意。现在凯悦已经置身于崭新的创作之中了,早龄留学和上世纪华人传奇黑帮,都是她正在研究的课题。在速食文化盛行的当下,如此专注严肃文学的年轻人显得太稀有了,她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
[ 责编::波斯 ]
阅读剩余全文(

视觉焦点

  • 青春、励志、爱情题材院线电影《

  • 最新数据显示:文化产业首季“开

推荐图片



概况 | 关于我们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员工 | 邮箱 | 网站地图

中国文化经济网 版权所有